主要功能:
软件介绍: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就在市场期待控股股东兑现资产注入承诺之际,中南传媒的一纸公告,让投资者措手不及。此前公司董秘在互动平台“预计能在今年完成”的明确表态,与如今突然宣布的“延长履行期限”形成巨大反转,顿时让公司股吧“炸锅”。
10月27日,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向中南传媒提问,公司承诺的资产重组进展如何?公司后续是否会进行资产重组等。
当时,公司董秘王清学给予了颇为积极的回应。他明确答复称:“目前这三家单位处于上市公司托管经营中,控股股东相关的资产注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预计能在今年完成。” 这一表态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投资者相信拖延近两年的承诺即将在2025年末画上句号。
然而,短短不到一个月后,情况急转直下。2025年11月21日,中南传媒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延长履行承诺期限的公告》,剧情出现根本性逆转。
公告中,公司坦言,由于“资产注入所涉及的审计、评估、审批等相关工作完成时间晚于预期”,为确保相关工作稳妥、顺利地进行,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上述资产注入承诺的履行期限延长至2030年12月8日。
这意味着,原本被董秘确认“预计今年完成”的事项,被正式推迟了整整五年。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董秘王清学在10月27日的表态显得极为尴尬。从“预计今年完成”到“延长五年”,其间仅隔二十余日,如此重大的信息变化,公司内部理应早有预判。
此举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严重质疑: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 董秘在明确知晓相关工作进度已晚于预期的情况下,为何仍向市场传递“预计今年完成”的乐观信号?这是否构成了对投资者的误导?
二级市场上,中南传媒股价自4月创阶段性高点以来一路走低,截止发稿已回撤超24%,股价跌至11.50元/股,总市值206.5亿元。